世界五千年

“巴巴罗萨”计划

1940年7月,希特勒召集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会上希特勒宣布了一个预谋已久的作战计划:突然袭击前苏联,一举将这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摧毁,尽管当时两国政府已经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为实施希特勒的作战意图,德军总参谋部立即着手拟订对前苏联作战的具体行动方案。该方案于12月底完成,并被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该计划......

继续阅读

雨果

1802年,维克多雨果出生于法国边境的贝藏松城。他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雨果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开始文学创作,到他逝世时已是第三共和国时期,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其作品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进程和文学斗争。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创作中的主线。 雨果的祖父是南锡城的细木匠,当过......

继续阅读

奇袭皮奈蒙德火箭基地

1943年,根据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情报,盟军断定德国人正在制造一种很有威力的新式武器。如果让德军的这些新式武器被部署到大西洋沿岸,不仅会给英国城市带来新的威胁,而且毫无疑问会严重破坏盟军集结在英国南方的准备反攻时使用的大批军需物资,甚至可能使盟军在大反攻时的登陆行动受挫。盟军最高统师部决定,对德军研制生产新式武器的最重要基地皮......

继续阅读

第一次中东战争

中东,泛指亚、非、欧三大洲连接的地区,中东地区国家有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埃及等。二战后,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先后爆发了四次大规模战争,国际上把这四次战争称之为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又称为巴勒斯坦战争,是埃及、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战争。 巴......

继续阅读

理查德·尼克松

理查德·尼克松,共和党人,美国第37任总统(1969-1974)。 1913年1月9日尼克松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约巴林达的一个杂货店主家庭。1930年起他先后就学于惠蒂尔学院和杜克大学,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擅长演讲。毕业后不久他成为律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即1942年尼克松参加了美国海军,1946年晋升少校......

继续阅读

慕尼黑阴谋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突然以闪电战袭击其邻国波兰;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大战爆发前,希特勒曾利用英法美的“不干涉政策”和“祸水东引”的外交阴谋,用“和平”的谎言来掩盖战争行为,施展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在吞并奥地利之后,希特勒的侵略魔爪又伸向了临近的捷克斯洛伐克。 19......

继续阅读

协约国“惨胜”

协约国集团在1904~1907年间的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基础上形成。英法、英俄分别签订协定,在相互承认各自势力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军事集团,与同盟国集团相对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站在协约国方面参战的有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日本于1914年、意大利于1915年、美国于1917年参战。就连贫弱的中国也在1917年站在协约......

继续阅读

美国的《独立宣言》

当西班牙、菏兰、法国相继在北美建立侵略据点和殖民地的时候,16世纪英国人也来到了北美的东南部。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人在大西洋沿岸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建立了13个殖民地。这13个殖民地成为后来的美国最早的领土,争取独立的美国革命战争就是在这些地区爆发的。 在北美殖民地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英国对它们的控......

继续阅读

托尔特克人的文化

在狄奥提瓦康文化开始兴起的时候,居住在今墨西哥北部的另一支游牧民族托尔特克人,在长期的生产斗争的实验中,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公元800年左右,托尔特克人开始向南迁移到中部高原地区,狄奥提瓦康奴隶制城邦此时已经衰弱了,于是托尔特克人继承和吸收了狄奥提瓦康文化中的精神部分,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

继续阅读

抵抗拿破仑的入侵

1798年5月19日,野心勃勃的拿破仑在士伦港登上旗舰“东方”号,率领远征舰队扬帆出海,扑向埃及。 这支舰队规模宏大,有战列舰13艘、快速舰7艘、炮舰数艘和大小运输船近300艘,运载精兵3.5万人、各种学者和工程师146人。远征军的将官乃至一些伍长和士兵以及科学家,都是经过拿破仑精心挑选的。 临行前,他对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