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为什么两极的冰会融化

碳是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之一,蛋白质、糖类、脂类中一般都含有大量的碳,当然,人体内也含有大量的碳。 生态系统当中碳循环的基本途径是这样的,绿色植物会通过光合作用,把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与从地里吸收出来的水合成为有机物,同时还放出氧气,通过这种方法,自然界里面的碳就会被固定到植物体当中。牛羊吃植物,牛羊又让食肉动物所吃,......

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这些天,我们在电视上、报纸上都看到日本发生了地震,高楼大厦顷刻变成一片废墟,死伤数达万人。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具体来说,它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依据地震发生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原因。 大部分地震是因为地壳构造变化,而引起地壳内部物质不停地运动,地球不断地自转,但自转速度时快时慢,因此在这些运动中,坚硬的......

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有沼泽是“绿色的陷阱”之说

在1934—1935年期间,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曾经走过很长的草地,这块草地事实上是沼泽。我国沼泽大都在低洼地区。而这些地区,地势较平、积水较多、气温较低、蒸发较小。 沼泽的形成原因基本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湖泊随时间和环境演变成沼泽,另一种是陆地沼泽化。 前者主要指: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在江河湖海......

继续阅读

为什么红海的水是红色的

红海位于亚洲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在那里气候酷热干燥,海水蒸发非常快,使红海成为世界上含盐量最高、水温最高的海。红海较高的水温和浓浓的盐度适合蓝绿藻类在这里大量地生长和繁殖。蓝绿藻的颜色并不是蓝绿色,而是红色,它们不仅本身呈红色,同时把周围的海水也映成红色,红海因为这样而得名。 还有,来自于撒哈拉大沙漠的红色沙尘......

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有绿太阳

在1979年7月,波兰运动员乌尔班奇克开着“晨星”号帆船从旧金山往波利尼亚方向驶去。到萨摩亚群岛后,舵手高叫:“大家快看,那边有个绿色的太阳”,大家抬头望去,那太阳呈现了二三秒钟,就消失了。几天后的傍晚,舵手和两个船员又一次看到了绿太阳。在航行中,神秘的绿太阳忽隐忽现,有如在和船员们捉迷藏。那么金色的太阳是怎样变成绿色的呢?船......

继续阅读

为什么森林可以净化废水

众人皆知,森林是一个“绿色宝库”,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出氧气;还可以吸收有毒气体。森林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净化废水。 科学家们曾进行了7年的实验研究,用工厂中所排出的废水,浇灌森林。将废水喷洒在树木身上,不仅没有抑制树木的生长,反而更促进了树木的成材,有的树木生长速度比不浇废水时快了2~4倍。证实了森林不仅能净化......

继续阅读

为什么会有雾

雾是由于大量的水滴或冰晶悬浮在地面大气层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到适度变小的水汽凝结现象。 你知道雾是怎样形成的吗? 在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是有一定限量的,到达最大限量时,就叫水汽饱和。气温愈高时,空气中所含有的水汽也会愈多。比如,在1立方米的空气中,气温在4℃时,在其中最多能容纳的水汽量是6.36克;如果气温大......

继续阅读

为什么说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台湾为中国的第一大岛,位在中国大陆架的东南方,处在东海与南海之间,隔着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海峡最窄处只有135公里。在天气晴朗时候,站于福建沿海很高的地方,便可以隐隐约约地望见岛上的高山与云朵。 台湾岛的形状狭长,自东至西,最宽处仅有144公里;由南到北,最长的地方大约有390多公里。全岛总共面积35 788平方公里......

继续阅读

为什么雨水不能喝呢

因为雨水中存在着很多的有害物质。这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后凝结成水滴,渐渐发展成厚厚的云层,当不断上升的空气托不住云层时,水滴就会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水。水滴在降落时经过大气层,产生很多有害气体和粉尘。因为工厂大烟囱和汽车尾气等每天都向大气层中排放很多有害的气体,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碳化合物等等有害的气体就混合在大气中,同......

继续阅读

为什么大河的入海处有三角洲

大家知道黄河每年输沙量基本上是16亿吨左右。你知道吗?全世界每年河流的输沙量是160亿立方千米左右。这些泥沙都去了哪里呢? 原来河流输沙是有规律的:那些非常细小的沙粒可以像淀粉掺在米汤里,随着水一起流动。稍微大的颗粒停留在稍微靠近中游的地方,大颗粒有时还会留在河流的出水口旁边。这是因为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河流的宽度在增......

继续阅读